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人物專訪

【社科院書單專訪】劉康慧教授:人可以登上月球,卻不能解決貧窮問題

「公共政策制定的過程複雜,不像科學性的主題有思路可循,除了社會上資源分配的問題外,如何優化現有的制度及保障資源到每個需要人的手中都是需要非常小心謹慎且繁複的。」面對公共政策的制定,這是劉康慧教授的看法。並且針對對於公共事務有熱忱的同學,推薦了《the moon and the ghetto》此書,這本書透過「人可以登上月球,但為什麼不能解決貧窮?」這個問題,針對公共政策的制定提出規劃、合法化、執行、評估等解決方向,進而使其轉化為政策規範的過程。

 

從月球與貧民窟:定義問題就是解決一半的問題

 

「從組織結構的角度看問題,並從體制改革或重新設計方面尋求解決方案。」在老師推薦的這本書中,強調了逐步地制定政策及制度的複雜性,關於貧窮,不管是外國或是台灣的貧窮問題,表面上一片歌舞昇平,實際上社會底層飽受貧窮煎熬,欲哭無淚、求救無門,這些都是必須解決至今卻無解的問題。如何定義貧窮?金錢就可以解決貧窮了嗎?應該透過何種制度保障窮人的需求?這本書根據這些問題提及了兩個面向。

 

首先,這本書提出「絕對貧窮」及「相對貧窮」的差別,「絕對貧窮」是根據學者Seebohm Rowntree制定的貧窮線,也就是只要落在線下,極為貧窮,但因為每國經濟狀況不同,不同國家即有不同的貧窮線,採用絕對貧窮的貧窮標準也往往易流於武斷;而「相對貧窮」則是指一個人的生活水平無法維持在同一國家其他人的最低水準,因比較而產生的貧窮。然而,定義貧窮應該以何種方式?月收七萬卻是月光族的小資族算是貧窮嗎?與其將金錢收入當成判斷一個人是否貧窮的標準,建構一個更全面檢視人的社會生存貧窮狀態的指標是否更符合相對貧窮的定義?如果只是簡單地認為收入不足某個標準就是貧窮,扶貧的方式就只是給予金錢援助,卻忽略改善窮人的心理認知、生活方式、工作條件或社會參與方式,也就容易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唯有更全面的從社會生活檢視貧窮狀態,才可能在導入扶貧政策或社會資源協助脫貧時,更有效的對症下藥。

 

其次,本書也提及資源分配的問題,根據政治制度方面來論,真正需要救濟的人是否能直接參與政策的制定,很多時候政策並非以需求者的角度,沒有辦法透過政策直接反映出來;根據經濟制度方面而言,階級是否會有流動性,窮人有沒有辦法決定自己想過的生活,這些都是與國家的教育體制、就業市場、環境等等相關。當然,眼前的高學歷低薪、高社會地位低薪的現象也讓我們必須重新反思、或重新概念化所謂的階級與貧窮。

 

當今天我們在定義貧窮時,是以絕對貧窮還是相對貧窮?是以政治制度還是經濟制度?面對日益惡化的貧窮問題,貧窮線的高低只是表面,評估貧窮問題不能以統計數字為依據,貧窮與富裕的界線也非貧窮線就能切割,教授提及:「在制定公共政策過程中應該從平等出發,而非落入象徵性的圈套」,許多國內國外的扶貧政策大都頗受質疑,原因就在於人們對於貧窮的理解不夠深刻,對於貧窮不明白真正的定義是什麼,因此在制定公共政策時,應該更用心傾聽與認識,避免錯誤地理解貧窮或是其他議題,讓社會對於貧窮產生更多歧視行為,讓身處貧窮狀態的人更難以改善生活。

 

對人有關懷 + 對社會有熱忱 + 對解決問題有興趣

 

對於政治系的學生來說,從政絕非唯一出路,劉教授也提及:「讀政治系的學生應該要主動關懷他人、對社會保有熱忱以及面對問題時不逃避,而是勇於面對問題」時常培養具多元觀點洞察公共議題、獨立思辨以及具有良好論述,熱衷於關心公共政策且會努力尋找解決辦法,能夠善用溝通技巧和論述說服他人,以及同時具理性和清楚地判斷能力,即是一個合格的政治系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