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特色研究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以轉型促進國家發展—國家發展研究所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以轉型促進國家發展

在網路上搜尋「轉型」二字,會發現各行各業都在談轉型—「企業轉型」、「數位轉型」、「產業創新轉型」、「能源轉型」等。人類的發展在近數十年內呈現光速成長,計劃趕不上變化已是常態。而快速成長所帶來的後遺症,如:人口老化、永續發展、數位隱私等,更成為許多國家刻不容緩,必須解決的問題。許多人認為,這些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必須透過國家持續轉型才能有效解決。而臺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群所探討的核心課題,簡單來說就是「轉型」;從國家的角度,探討政府與民間如何透過各種轉型達到社會永續發展的目標。

能源與產業如何促進國家轉型?

再生能源是未來能源發展的必然走向。但以臺灣的發電比例來看,政府如何從2017年的燃煤、燃氣、核能占總量90%的比例提升到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佔20%的目標?臺大國發所周桂田教授認為,「能源轉型不是只有發電的技術問題,更是龐大的社會轉型、產業轉型的挑戰,甚至政府治理都須轉型」。周教授編有《Energy Transition in East Asia: A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Routledge 2017)一書,其研究團隊長期關注臺灣能源轉型議題,指出臺灣過去只注重經濟發展的能源策略,造成了能源配比錯置、嚴重污染以及環境不正義等問題,也造成政府民間衝突不斷。

在2010年國光石化案中一個關鍵的轉捩點,便是學界所發起的「學界反對國光石化開發案連署」。該連署由周教授與時任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副院長陳建仁等18位學者共同發起,在當時得到超過一千名學者回應連署,並帶動醫學界、藝文界、學生團體加入,呼籲政府停止國光石化開發,以永續社會的角度思考國家能源轉型與工業轉型。開發案最終中止,而這個由下而上所推動的能源轉型,不僅僅將眼光放在能源問題,還使得臺灣政府及社會重新檢討及反省高污染、高耗能產業的存續,並且挑戰技術官僚由上而下的治理模式。能兼顧環境發展、產業升級及民主治理、可持續性發展等重要價值的能源轉型,才是臺灣未來應該專注的能源策略。

國家的產業轉型也可以從大型國家基礎建設案中窺見端倪。張國暉教授以臺灣高鐵為例,觀察臺灣如何在一項國家大型工程的規劃與執行過程中,周旋於各國的政治角力,並同時學習各方技術,最後透過高鐵成功展現國力與發展臺灣特色。張教授指出,高鐵案從一開始規劃政府完全出資,後來轉變為由民間推動BOT (Build-Operate-Transfer),不僅顯示臺灣意識抬頭,也見證了臺灣內部從威權統治轉型為民主體制的權力轉變。(Engineering Studies, 2015)

威權國家如何轉型?

隨著高齡人口比例增加,人口老化成為中國當前面臨的重要社會問題之一。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 2018 年的總人口數已突破 13.9 億,其中六十歲以上有將近 2.5 億,約佔18%。 這個數字背後代表的是龐大的醫療問題以及社會福利問題,而中國的政權固然是由中央政府主導一切,學者們更關心的是民間或地方力量所扮演的角色。

周嘉辰教授團隊長期研究中國政治與經濟政策。他以中國公立醫院改革為案例,分析中國政府在選擇醫療改革試點時背後的邏輯。在中央集權的體制下,周教授試圖了解中國的地方單位是否能以一己之力影響中央決策,進而分析中國大陸政策改革的模式。根據個案研究的結果,若地方改革獲得了良好的成效,就算與政府的規定有出入,但在不逾越大方向的狀況下,也可能促使中央政府調整想法。(中國大陸研究, 2019)

而關注社會福利議題的施世駿教授則分析當前中國對於社會福利政策的發展,以探討中國公民社會是否有發展的空間。與過去研究不同的是,該論文為首度探討中國公民組織參與福利服務的研究。施教授認為,從福利多元主義 (Welfare Pluralism) 的角度來看,社會福利政策不一定只需依賴政府或市場,而是可以由政府、市場以及社會各單位共同合作,提供民眾多元福利的組合。但其研究卻發現,中國大陸的威權體制在很大程度上限縮了社會組織運作空間,使得福利多元往往流於形式,背後依然是黨國控制的發展。(Public Management Review, 2017)

科技轉型下,人工智慧潛藏什麼風險?

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被喻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結合巨量資料與機器學習的技術,人工智慧被廣泛用於各種預測與決策,相關產品也陸續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例如︰個人化廣告、自動車、智慧診斷系統等。然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雖為人類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卻也引發倫理、責任、正義等各層面疑慮。對於人工智慧可能涉及的不透明性、隱私威脅、責任歸屬、偏見等問題,在相關法律的制定上該如何因應?法律又該以什麼樣的原則規範人工智慧在生活中的應用?劉靜怡教授在其主編 《人工智慧相關法律議題芻議》(元照出版公司 2018)一書,透過提問呼籲各界思考人工智慧為社會各層面帶來的影響,並認為不同學科應該互相整合,以衡量人工智慧對社會與經濟的短期及長程影響。方法上,劉教授主張政府應該深入理解科技的發展趨勢,以便能有效連結科技發展與公共政策之間的關係,建構出適當的倫理和法律規範並加以執行。

國發所的教授群專長從宏觀的角度探討國家社會發展,他們善於從現況審視中分析政府應如何改革,以因應時代變化。團隊中許多也是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的成員,他們除了在學術上鑽研外,亦熱心參與社會議題。透過活動、出版及多元媒體的管道,持續以專家身份觀察社會面臨的不同風險,不僅促進社會大眾對當代各種社會變遷與政策議題的認識,也為政府提供施政建言。

 

國發所主要研究領域
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全球化與公共政策治理;歐洲整合研究;勞動與社會福利發展;東亞文化與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