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特色研究

重視身心靈全人照顧服務,致力於社會永續發展—社會工作學系

重視身心靈全人照顧服務,致力於社會永續發展

一般提到社會工作,大多數人想到的是利用各種社會福利措施幫助陷入危難的個人或家庭。但事實上,這些行動只是其中一部分。理想的社會工作服務必須能從恢復、預防、發展三方面協助解決社會問題。所謂「恢復」是指透過治療或復健的方式協助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們,使其恢復社會功能(如:為身障者提供輔助設備或為失親孤兒安排寄養家庭);「預防」是指分析社會問題的成因並嘗試提出解決之道,以預防社會失調問題的產生(如:加強就業輔導,預防貧窮與犯罪發生);「發展」則是教導人們如何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發展個人潛能,以提升社會大眾的健康與生活品質(如:協調地方社團或組織舉辦座談或工作坊)。為了確保臺灣的社會服務能充分發揮上述三大功能,臺大社工系研究團隊持續透過理論探索、實證研究、跨界合作的方式,奠定專業學術研究基礎,實踐全方位社工服務的價值。

落實癌症全人照顧理念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癌症(惡性腫瘤)持續位居國人死因首位。過去幾十年來,臺灣不斷投入癌症診斷與治療方法的創新研 發,在相關醫療專業上的進步有目共睹。然而,醫護單位致力發展癌症治療技術的同時,卻受限於現行健康保險體系對心理社會照護服務的低給付點數,以家庭為基礎之癌症心理社會照護服務。事實上,許多研究指出,患者的心理狀態影響其生理狀態;當癌症患者身體上遭受疾病侵擾時,精神承受的壓力往往加劇病症發展。而癌症帶來的各種壓力更使患者本身及其家庭面臨莫大的挑戰。

為了落實癌症全人照顧的理念,臺大社工系教授熊秉荃及其團隊長期投入癌症患者及家屬的心理社會服務,強調從身、心、靈及社 會的角度提供全方位癌症照護,這也是「醫療家族治療」(Medical Family Therapy)最重要的理念。(教育心理學報,已接受刊登)除了需認知對癌症照護的支持應該由病患擴及至家屬外,還須建立制度以及培訓專業人員。根據熊教授的觀察,現行的醫療照護方式著重於癌症身體症狀的治療,常無法顧及疾病所衍發的情緒衝擊(健康世界,2012),對於病患與其家屬而言,心靈的鼓勵與支持是整全照護的必要部分。而這方面既有賴於醫護與社工人員共同合作,還需要厚實的專業研究與訓練。比如說,當只有一句話的時間能與患者及家屬互動時,應該說什麼才能貼近對方的情境或讓對方覺得受用,甚至激勵病友與家屬參與健康照護?這些都需要專業的介入。熊教授認為,在醫療場域裡工作的治療師必須要熟悉家庭系統與疾病模式,才能顧及病患、家屬、疾病以及醫療團隊四個面向。一位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固然要能理性評估個案狀況,為個案提供最適當的介入策略以及轉介家族治療的方式;同時更須理解病患與家屬如何看待疾病,促進病患與 家屬覺察自身的多樣情緒。畢竟面對各階段的病情發展,需要病患、家屬、疾病以及醫療團隊充分的溝通,並奠定共同合作的決策模式。接納與陪伴病患與家屬經歷疾病過程是專業社工人員實踐醫療家族治療理念重要方式之一。(臺灣諮商心理專刊,2018)

在國外,無論是以全人照顧為中心的癌症心理社會服務,或是針對醫療家族治療理念的實踐發展都相當成熟,而在國內仍需各界積 極推動。為深入學習國外實作的過程,吸取其寶貴經驗,熊教授把握多次國際觀摩交流的機會,積極參與合作研究,期望建立具「全球視野」的照護模式,幫助臺灣的癌症患者及家庭。她曾實際參與由加拿大多倫多大學Princess Margaret Cancer Center心理社會腫瘤及緩和照護部(Department of Psychosocial Oncology)的臨床試驗計畫,近距離了解國外團隊如何從專業角度為癌症晚期或已轉移之病患及家屬提供「面對癌症、活出意義 」(Managing Cancer And Living Meaningfully,簡稱CALM或「安靜之道」)的心理治療方式。(健康世界,2013)藉由在計畫中擔任臨床及研究觀察員的方式,熊教授得以與國外團隊密切互動,這樣的經驗也與熊教授強調以證據為基礎(evidencebased)的執行理念十分契合。當她帶領研究團隊特別為臺灣的乳癌患者設計適用的身心服務措施時,就與國內醫療院所、基金會及協會密切合作,充分掌握輔導個案的相關實證資訊,確保罹癌女性可根據其個人需求、疾病復原狀態等因素,選擇適合的身心介入模式,促進疾病療癒過程。(臺灣諮商心理學報,2020)

推動結合經濟與文化發展的社會服務

糖社會工作是幫助個人、團體或社區改善其所處的社會環境,並增強或恢復其社會功能的專業能力。傳統的社會工作多將目標著眼 於矯正或治療(remedial),認為問題的發生主要由個人因素引起,因此將焦點放在改變個人的行為或解決問題。相較之下,發展性 社會工作(developmental social work)傾向將問題歸因於社會結構,主張相對弱勢的族群是因為欠缺平等的機會才無法充分參與 社會,因此更重視預防與發展兩大面向。由於重視社會結構對人民生活帶來的影響,發展性社會工作者認為服務方案應納入對個案經濟層面的關照,並強調以社區作為推動基礎。畢竟社區可集合人脈、關係與資源,這些都是維繫社會發展很重要的支柱。然而,一旦納入經濟發展與社區參與的條件,將使得社會工作的執行過程變得更加複雜,需要有系統的實務指引以及相關的實證研究作為參考。

有鑑於此,臺大社工系助理教授陳怡伃與其團隊特別走訪兩個位於臺北市萬華區的社會服務方案,透過深度訪談、次級資料分析以 及參與觀察等方式,分析發展性社會工作的實踐經驗。(臺灣社會福利學刊,2019)由於萬華區在經濟發展與人口組成屬於弱勢集中的區域,許多個人與家庭面臨照顧需求或低收入的困境。即便政府陸續推出全國通用的社會福利政策,卻未必能夠完全符合當地民眾的需求。因此,不少民間團體積極投入適合萬華所需的社會福利服務。該研究分析的兩個方案即屬此例。其中一個是由社團法人臺灣社區實踐協會為了組織兒童少年所經營的二手商品小舖,另一個則是由社團法人臺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為了培訓經濟弱勢成人所進行的店家人物旅遊導覽。兩個組織都關懷身處於不利社會經濟地位的人們,採用的原則也是希望在社區裡創造機會,讓社區成員好好生活,而非救急救窮。透過對同一 個區域不同年齡層的族群為對象進行深入觀察與交叉比較,有助於研究團隊了解發展性社會工作模式的運作,並據此建議依兒少、成人的生命發展階段採用不同策略,讓參與者有機會運用其優勢與社區資源增強個人權能。

除了探討發展性社會工作模式在相對弱勢社區的運用外,陳教授與其指導學生黃炤愷也關心原住民的日常照顧議題,尤其是長照服務如何落實於原住民部落。雖然臺灣在2015年即通過《長期照顧服務法》,明定長期照顧服務應留意文化、族群或地區之差異,但在實務上,原鄉的照顧服務仍面臨諸多挑戰。不過值得欣慰的是,近來已有部落及組織著手將在地文化融合於服務系統,考量原住民族的傳統與日常生活習慣,因而形成所謂的「文化照顧」。這一類照顧模式講求以人為中心,希望透過個人、家庭、組織對長者提供正式與非正式的照顧服務,落實在地安老的理念。而有別於大多數研究探討由護理或專業照顧系統提供的正式照顧,該研究將焦點放在原住民長者於生活場域中接受到的非正式照顧,特別是在傳統文化與基督信仰交織的影響下如何呈現部落照顧的樣貌。

透過對臺中市和平區大安溪流沿線的三個泰雅族部落進行四個月的田野研究,發現對原住民族靈性面向影響深遠的基督教與泰雅族傳統信仰,兩者之間有融合共存的關係,也有互不干預的情況。不過對原住民族的長者來說,都是部落照顧重要的靈性基礎與日常實踐的依據。舉例而言,各教會對泰雅傳統信仰的接納程度雖然不同,但都能根據基督教義或泰雅傳統信仰的理念,以關懷訪視教友、辦理文化健康站或參與在地團體等方式,照顧族人身心靈的需求。在個人實踐上,雖然大多數照顧者願意遵循所屬部落教會的立場,不過可能因為個人在教會的角色以及生命經驗的不同而各有想法,也會考量長者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調整照顧方式。由此可知,雖然各部落提供的服務形式與內容不盡相同,值得肯定的是,原住民的傳統文化與宗教信仰確實能為族人提供心理與靈性上的照顧。因此研究團隊也呼籲,政府在配置長照資源時應考量部落發展的多樣性,支持同部落多團隊或跨部落在地組織的個別化經營。(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19)

臺大社工系教授團隊相信,一個發展健全的社會必須以人為本,重視社會上每位成員、家庭以及族群的福利與照顧。熊秉荃教授團隊致力於實踐癌症心理社會照護之教學、服務及研究,積極推動、落實癌症全人照顧的理念,其貢獻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3: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方向一致。而陳怡伃教授團隊致力於推動結合經濟與文化的社會服務,尊重不同族群的個別需求以及發展願景,有助於臺灣達到「SDG 10:減少國內及國家間不平等」的目標。

 

社會工作學系主要研究領域:
兒童及青少年福利服務;家庭暴力防治;婚姻與家族治療;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社區心理衛生;老人福利服務;高齡化與長期照顧;社會福利與政策;年金制度;社會服務民營化;健康照護政策;社區工作;原住民社會工作;多元性與性別;身心障礙;物質成癮;社工人力發展;性別化照顧和性別正義;非營利組織發展;社會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