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優質公共治理,提升政府施政績效
公共治理是國家競爭力的基礎,也是影響民眾對政府信任感與滿意度的重要因素。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每年發布的「IMD 世界競爭力年報」(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中,政府效能始終被列為重要的評比項目。主導該指標表現的公共事務治理績效,也就成為政府與學界共同關心的課題。
有鑒於此,臺大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群長期鑽研臺灣的公共治理制度與施行政策。該所前身為臺大政研所公行組,在公共行政領域一直有卓越的表現。獨立設所後,匯集更多學術菁英投入教學研究工作,同時也參與政府多項重大政策或規劃項目。從公部門的人力管理、考核機制,到預算編製、食品認證等規範建立,背後都有公事所教授們專業的建議與貢獻。
政府經費何處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無論政府有再好的施政理念或策略藍圖,需要有足夠資源挹注才能達成目標。然而綜觀各國經濟,政府財政出現赤字的情況並非罕見,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都有類似問題。在臺灣,地方財政出現困難的報導時有所聞,例如:「財政仍未完全起色 苗栗縣政府總負債達676億」、「入不敷出!彰化縣連續6年財政都赤字」。根據2018年統計,臺灣除了金門縣、連江縣外,大多數縣市累積未償債務都高於一百億元。
專注於政府財政研究的郭乃菱教授曾針對臺灣政府的財政赤字、稅收結構與地方財政改革發表多篇報告。郭教授帶領旳團隊發現,臺灣雖然經歷了民主化及稅制改革的過程,理論上地方政府應能達到財政自主的目標,但實際上卻仍高度依賴中央政府補助。由於在自主性財源的部分很少變動,地方政府只能以政治手段向中央爭取更多的統籌分配款,或者透過舉債的方式增加財源。對此,郭教授提出建言︰「若要有效控管政府債務,重要債務資訊(如︰總體債務、人均債務、年增債務、債務利息支出等)應以淺顯易懂方式,定期揭露;若需大規模舉債,預算過程當中應納入適當公民參與機制(如︰公聽會、公民投票等)。債務資訊經常性公開也能間接促使地方政府實質遵守預算平衡之財政紀律,議會在審議預算時,也才有足夠且可信資訊為民把關」。(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13;財稅研究,2018)
政府資源如何分配?
在評比政府效能時,政府資源的配置與預算執行績效常被視為重要評估項目。尤其在民主國家,資源分配是否適當往往牽動人民觀感,甚至影響執政環境的穩定度。對於由人民直接選舉的政府首長來說,當選後要如何分配行政資源更需審慎思考。一般來說,除了考量大選與黨內初選制度、資源分配的程式與制度、選區人口特性與嗜好,以及現任政治人物的特性與策略等因素外,在臺灣,地方派系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王宏文教授團隊即針對臺灣地方首長選後的資源分配情形進行分析,包括過去研究中較少探討之多政黨決策情形與政黨派系影響力等議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018)
根據王教授分析,嘉義縣陳明文前縣長的做法是個有趣案例。2001年他從國民黨帶槍投靠民進黨並勝選後,在社區營造案的資源分配上,由與他同為林派且同樣由國民黨加入民進黨的張花冠的選區獲得最多計畫補助;國民黨的李雅景與陳適庸的地盤次之;而同為民進黨的蔡啟芳與何金松的補助率卻最低。王教授的觀察是,由於陳縣長當選時的選票未過半,為了爭取連任,在需要通過民進黨初選的前提下,必須壓抑民進黨內可能對手的地方勢力。因此,在資源分配時會刻意壓抑屬於這兩位立委地盤的村里補助。而陳縣長的派系背景與從政經驗也讓他足以判斷這些資源分配的成本風險與可能效益,例如︰哪些派系或山頭勢力較容易拉攏?哪些動員能力較強值得收買?從後續的選舉結果來看,顯示陳縣長的分配策略能確實發揮效果。
如何透過公共治理建立公民參與機制?
在資訊與網路科技的推波助瀾下,公共治理的範疇已經不再侷限於傳統的政府治理,而是擴展至政府各部門,甚至包含民間企業以及非政府組織與媒體在內的公民社會。因應急速變化的環境,公部門利用「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 集結公眾力量解決問題,成為近年來相當受歡迎的方式。所謂「群眾外包」(或簡稱「眾包」),是允許個人或組織利用大量的網路用戶取得所需資源的一種模式。越來越多的政府機關運用科技鼓勵民眾參與施政決策,並激發群眾智慧討論、解決公眾問題。臺北市的智慧停車專案、連接政府與前線志工的災害資訊整合及協調平臺「究平安」,以及國發會建立之「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等都是知名案例。
一個設計良好的公眾參與平臺固然能夠賦予公民權力,增加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度,甚至提高公共服務效率,但實際執行時卻常常遇到挑戰。尤其在臺灣,此類應用尚在初期階段,各界自然十分關注其適用性與有效性。事實上,劉康慧教授早在2011年時就著手進行相關研究,曾多次受邀至美國及其他東亞國家,教導當地公務人員如何運用科技提升民眾對政府政策的支持度,一方面降低溝通成本,另一方面增進人民對政府的滿意度與信任感。根據劉教授的研究,此模式的成功關鍵在於清楚提問與明確目標。透過合理的任務分配與獎勵措施,可讓參與者得到成就感或學習動力;若過程中能結合參與者的自我檢視機制及得分系統,更能激勵參與者持續投入。(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17)
公共治理還有哪些挑戰?
蘇彩足教授是臺灣公共事務研究的大老級人物。她常年接受衛福部、國發會、教育部等政府部會委託,評估各項政策的可行性,並受託規劃建置政府施政的相關評估指標。蘇教授呼籲政府應藉由「傾聽民眾聲音」與「政府透明化」的方式逐步落實「雙向課責」的治理模式—意即政府應該與人民分享治理權力,讓民眾有更多的參與機會;但相對地,民眾亦須為其所參與的行為及投入負起應有的責任。此外,蘇教授對政府公共治理的其它建議包括︰在規劃國家願景與推動策略時,政府應該主動佈局;財政管理方面,應注重財政的永續發展,而非只追求年度預算平衡;至於與民間團體的合作,應與非政府組織形成夥伴關係,共同推動新聞媒體改革。(公共治理季刊, 2013)
郭銘峰教授團隊則從微觀的角度切入,探討公務人員個人因素是否對公機關官僚貪污的程度造成影響。在針對約一千三百位公務員深入調查後,發現公務員對財富的渴望以及工作中的繁文縟節,都是影響政府官僚貪污的重要因素。因此郭教授建議,公務機關在招聘過程中應該考慮個人的內在動機;進入單位服務後,應著重於人際與機構契合度的培養,並提供情緒與壓力管理成長課程,提升其在工作上的適應力。(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19)
公共事務與政府施政績效息息相關,影響層面擴及全體人民。不論在歐美或是亞洲,「公共事務」都是近年公部門研究的核心與主流。面對時代的轉變,臺大公共事務研究所本著悠久的歷史使命與豐厚之學術基礎,致力於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在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環境、科技、健康及管制等政策皆有相當成果。
公事所主要研究領域
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財務行政;環境政策;非營利組織與官僚;電子化政府與科技治理;地方治理與評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