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特色研究

亞洲民主發展研究的重要推手—政治學系

亞洲民主發展研究的重要推手

民主是什麼?根據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ln) 的說法,民主是「民有、民治、民享」。一個民主社會裡,人民享有自由人權,是國家社會的主人,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意見以及決定國家治理的方式。

儘管民主制度在古希臘時期便已出現,但直至20世紀後期才真正在亞洲開展。一個國家的民主化也需要時間,有些亞洲國家如泰國、緬甸等,雖已舉辦民主大選,但實質上仍在專制與民主間徘徊;而臺灣、印尼、馬來西亞等國雖早已實行共和或制定憲法,卻仍然在自己的民主進程中摸索前行。一個國家從專制走向民主的過程,與歷史、經濟發展、國際情勢等因素密不可分,其人民對民主政治的態度更扮演重要角色。

對市井小民來說,民主是什麼?

臺大政治系團隊深知,民眾觀點是衡量政體支持度的重要標竿。得知民眾觀點最好的方式,就是進行深度田野調查—透過人民的眼睛,審視國家民主化的進程與挑戰。在此背景下,「亞洲民主動態調查」(Asian Barometer Survey) 跨國合作計畫於2001年誕生。該計畫長期追蹤東亞十四個國家如何經歷威權政治的轉型,歷經近二十年的深入訪查,研究者得以收集各國來自不同階層人物的第一手資料,包括社經背景、機構信任度、社會與人際關係、選舉參與、政治態度、對民主的認知、國際觀、國家認同、網路活躍度等珍貴資料。以探索亞洲各國人民對該國政治與民主的態度為經,配合各國民主情勢與世界趨勢為緯,共同串連出亞洲民主的圖像。

網路對政治參與有什麼影響?

近幾年來,網路在各國的公眾運動中扮演著關鍵性角色。從2010年發生的泰國反政府示威,到2014年的臺灣太陽花學運以及香港雨傘革命,網路對於社會運動裡的溝通、動員、組織、宣傳等各層面影響,都讓這些公眾運動有別以往。這樣的現象,讓黃旻華教授團隊對網路參與度與政治參與度的關聯性相當好奇。究竟網路是否影響民眾對政治的參與?若要解答這個問題,亞洲民主動態調查便成為最佳的資料來源。研究發現,網路參與度的高低並不影響民眾投票的意願,但卻和民眾參與請願或抗議的程度相關。當網路參與的程度愈高,民眾參加公眾運動的機率愈高;這樣的現象普遍存在於參與亞洲民主動態調查的十四個東亞國家。(Asian Perspective, 2017)

網路對公眾政治活動固然有推波助瀾的效果,但民眾既有的社會網絡資源是否也同樣受影響?黃教授團隊亦利用亞洲民主動態調查資料尋求這個問題的解答,發現網路確實能夠擴增民眾的聯絡機會,卻無法對其社會網絡或社會信任度造成影響。因為網路的優勢在於動員非特定群眾,這些群民眾通常是為了一個明確目標而聚集,所以參與活動不一定影響民眾個人的網絡資源。唯有當個人利益和公眾利益目標一致時,網路才能發揮影響。(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17)

從上述的研究結果不難理解,網路的普遍性與便利性讓民眾參與政治的管道和方式更為多元,同時也讓民眾對政府施政效率有更高的要求與期待。

緬甸民主是何樣貌?

緬甸的民主化一直是國際關注的議題。在國家面臨政治轉型的過程中,緬甸人民又是如何看待新政府及首次取得的民主權利?黃凱苹教授團隊利用亞洲民主動態調查資料試圖拼湊出緬甸民主的樣貌。在數十年專制統治下,民主一直是緬甸人民的期待,有高達72%受訪者相信民主是最好的政治體制,該比例較鄰近亞洲國家高出許多。受到軍政府長期高壓治理,讓緬甸有超過30% 的人民生活在貧窮線之下。當2015年全國舉行首次大選時,緬甸民眾終於能有機會以行動表達他們的期盼,希望民主能帶來更富足無憂的生活。然而,調查數據卻顯示,根深蒂固的傳統父權價值觀、知識的缺乏、對社會的不信任感,以及對政治反感等現象仍充斥於社會,也是緬甸在追求民主的路程中必須面對的挑戰。(Journal of Democracy, 2016)

亞洲民主動態調查是研究亞洲民主發展的重要資料來源。從早期以東亞國家為主到後期整合南亞國家的資料,使其變成國際上不可或缺的政治學研究資源。在臺大政治系團隊的主導下,該計畫也扮演「全球民主動態調查」(Global Barometers Survey,GBS) 的總部整合角色。2018年,亞洲民主動態調查進入第五波調查時序,透過深度、廣度與時間軸並重之數據收集,記錄亞洲民主、社會、經濟轉型證據,迄今已為超過四十個國家的研究團隊提供可信數據,成為研究全球民主進程的關鍵基礎。

 

政治系主要研究領域
比較民主化研究;兩岸關係;中國大陸研究;地方治理;環境政策;比較威權體制;選舉研究;族群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