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每一位家長都在問:「孩子應該怎麼教?」顯示充滿焦慮、總覺得自己做不夠的家長成為現代社會的「新常態」;然而當前教養工具新穎而多元,為何教養孩子卻比從前更形困難?社會學能給我們什麼啟示?讓臺大教授藍佩嘉告訴你。
教養已經成為新興科學,三十年前常見的管教方法──使用水管、皮帶體罰孩子、訴諸警察權威恐嚇孩子,於今備受譴責。體罰與恫嚇孩子的家長,常常被貼上「懶惰」或「失職」的標籤。
親身走入這些家庭,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藍佩嘉看到的,不只是他人眼中失當的管教手段──她表示,向小孩講道理並非所有家長的本能,尤其從事體力勞動者,多不擅長口語表達;還有,生活中的財務困難會壓縮認知頻寬,使他們沒有時間與心力學習新的管教模式,因而一再複製從前受管教的糟糕經驗。
「描述家庭結構的細節,是要讀者理解,教養行為背後的家庭困境是什麼。忽視家長的困難、強制禁止他們體罰,只是剝奪管教工具,使他們不知所措。」
藍佩嘉運用社會學的視角,帶讀者看穿親職教養這枚透鏡,解構「小孩越來越難教」的教養謎團。《養育全球家庭》(暫譯,Raising Global Families),是她訪談57組台灣家庭、48組美國波士頓的華人移民家庭,於2018年7月出版的英文學術專書,專供美國大學課堂使用。今年(2019)此書中文版也將問世,藍佩嘉表示,中文版的定位,是讓台灣家長或一般公眾針對教養議題進行對話,書中將提供更多台灣家庭的教養細節,可讀性更高。
研究發現,當今社會中的「教養迷思」,正是跨國、跨階級的家長感覺「小孩越來越難教」的主因。
藍佩嘉舉例:「零體罰」的家庭守則,是用中產階級的眼光預設所有家庭都具備講道理的能力,將「無法與孩子溝通」歸咎為家長個人問題。此外,社會也有「正常家庭」的期待,期待所有孩子皆來自一夫一妻的核心家庭,且媽媽能夠全職照顧小孩。在這些論述下,不符標準的家庭有如危機四伏;社會中較弱勢的勞工階級、女性以及多元家庭,包括同志家庭、新移民家庭與單親家庭,往往因此受到壓迫。
高教育程度的中產階級,呈現出另一種教養迷思,他們認為自己永遠做得不夠,即使小孩越生越少、所投注的教養資源越來越多。藍佩嘉表示,中產階級傾向放大社會中的風險,例如:食品安全、在地競爭與全球競爭的風險……「當教養形成一門產業,中產階級的焦慮感,正好成為教養商品與課程的商機。教養專家及媒體合力動員家長的焦慮感,以此鼓勵消費。」無限的焦慮感又進一步激盪出過度保護子女的「直升機父母」。
藍佩嘉發現,1960-1979年間出生的台灣中產階級家長,時常表述「現在的小孩不適用上一輩管教方法」,但這些家長承認原生家庭的「舊」觀念,經常反射在教養實作中,這使他們陷入內在的矛盾與掙扎。
中產階級快速經歷了代間向上流動與文化劇烈變遷,因而產生認知衝突。藍佩嘉解釋:「傳統上認為孩子應該要聽話,現代社會卻鼓勵他有獨立意見,能挑戰權威,發展民主平等的關係。台灣的社會變遷因壓縮在短時間內,促使不一樣的價值同時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是『壓縮現代性』的特徵。」這些價值衝突也增加了教養的不確定性。
藍佩嘉細數家長的焦慮感與不確定感,目的是修正傳統社會學的假定:教養是複製階級優勢的理性策略。她進一步提出全球保安策略(Global Security Strategy)一詞,說明各種教養策略其實是家長在不安全感的驅使下,企圖降低孩子生長風險的辦法。
新自由主義之下,家長的保安策略趨向個人化──媽媽選擇退出職場全職照顧孩子,或讓孩子就讀私立學校,甚至移民。個人化的保安策略,倚靠的是階級特權,當家長以提升競爭力為由送孩子至私校就讀,其實間接導致公立學校的萎縮,再次強化階級不平等。
藍佩嘉指出,有家長擔憂食安問題,自製便當取代學校營養午餐,這樣的保安策略僅能獨善其家,而公共化的保安策略是擔任志工或委員,改善學校的營養午餐,造福所有小孩,尤其幫助到父母時間有限的孩子。如此才能夠釜底抽薪,改革整體社會結構,改善父母普遍存在的問題。
教養焦慮,不僅讓家庭、社會承載著心理疾病、自殺率抬升的危機,也是台灣少子化現象的一個原因。
藍佩嘉認為,要減少家長的教養焦慮,絕非給予一體適用的套裝知識或標準答案,應依不同的家庭狀況進行培力。父母不需自我苛責,「每個家庭只要在現有條件上找到符合小孩個性和發展樣態的方式,就是夠好的,夠好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