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人物專訪

【人物專訪】專訪Ciwang Teyra助理教授:如何在本土化研究與提升台灣研究國際能見度取得平衡

文/採訪 謝怡茹

       從小成長於花蓮,直至離鄉背井至台大就讀,她才開始體會到都市與家鄉的差異性,因而激發對於原住民身分之認同感,在投入一連串的原住民運動後,激發出國念書的想法,也因而投身學術界。這是社會工作學系的Ciwang Teyra助理教授,一名來自太魯閣族的青年如何在一連串生命激盪下保有初衷,不忘心中那片山林和土地的故事。

       Ciwang老師在臺北就讀時期,與多位太魯閣族年輕人在北部參與「台灣太魯閣族學生青年」並積極投入原住民社會運動。當時,太魯閣族正在爭取正名,Ciwang老師赫然發現,正名運動原應是當事人建構自我認同、展現主體性展現的活動。然而,因文化知識豐富的部落長輩因缺乏學歷遭受不友善之對待,詮釋權與決定權反而被一群對太魯閣文化不甚熟悉的學者專家所掌握。這樣一幕又一幕既震撼又不合理的場景,成為促使Ciwang老師投入學術界的契機,「好像有學歷才能讓族人的聲音被聽見,這是很現實也很哀傷的事情,但為了讓聲音被聽到,我決定要出國念書,同時我也常常提醒自己,有學歷的目的是為了讓話語權回到族人身上」Ciwang老師語氣堅定道。

       也因此Ciwang老師在研究上非常重視實踐「社會正義」的核心價值,這樣的價值不單只是做研究本身,甚至希望翻轉社會被壓迫的狀態,並透過研究模式達成社會翻轉。然而,為實踐社會正義,需先對脈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唯有當研究者成長於該環境中,研究者才能真正了解脈絡,進行本土研究的優勢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對脈絡足夠的了解,本土研究便可以成為研究上的強項,當研究者能將本土研究的內涵深化、用清晰且動人的故事說出來時,研究同時一定也具備國際影響力。「甚至我認為,唯有本土化才有辦法國際化」Ciwang老師補充解釋,目前她所正在進行的國際合作型社工研究,是將美國、墨西哥與台灣三方的原住民研究進行脈絡性比較、資料互相共享,在這樣的國際性場合中,很快就很判讀研究者對脈絡是否有足夠的了解,一旦不夠本土化,研究的內容也就無法言之有物。

       而該如何深入了解研究脈絡呢?Ciwang老師指出,過去許多原住民接受研究訪問,但往往對於研究成果不知甚解,為翻轉學術研究對這些相對弱勢群族的感受,她強調跨文化研究前應先進行完善的溝通,包含讓受訪者了解研究的目的、研究之後會留下什麼以及研究如何進行才能真正地幫助受訪者。透過關係的建立,跨文化研究不但可以增加研究者對於文化的敏感度,也有助研究者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並且建立同理心,這往往是一個社會工作者所具備的重要能力。

       談及老師在進行原住民研究時是否遭遇甚麼困難,Ciwang老師苦笑地說,很多人都誤以為她因原住民身分在研究上便會得心應手,其實不然。雖然她自大學時期來長期地投入大量的時間參與族內事務,不斷與族人交流互動,這段長時間累積的養分雖成為她目前研究的重要基礎,但也因角色轉換,族人會賦予她更大的期待,無形中也成為局內人進行研究的一種壓力。在背負族人、學生的期待下,她在研究上往往是更緊張、更謹慎地看待,不希望自己的研究傷害到歷史正義,而希冀成為別人參考的典範。

       再者,Ciwang老師認為如何將研究內容轉譯為社會所能理解之內容,是研究過程中最困難的一部份,也是她花最多時間的部分,也因此她主張社會工作的研究既要懂得質化,也要懂得量化,前者可以用故事打動人心,後者可以說服只相信數據的人,兩者也可以相互佐證,同時展現出不同管道讓更多人理解。最後,Ciwang老師期許自己未來可以更妥善地平衡分配時間,包含持續參與部落工作、持續耕耘研究,以及進行教學等等,讓每件事都可以做得更完善。

       訪談結束後,老師在百忙之中隔日還要通車前往花蓮參與部落工作,在老師侃侃而談的訪談過程中,眼神總是堅定不疑,猶如她大學時期下定決定踏上尋求自身根源旅程時的初衷,依舊勇於承擔事奉,並願意用更真切的心情、更專注的研究,讓族人看見更有力量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