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即將尾聲,趙曉芳老師雖忙碌不休,仍一口答應本次電子報的人物專訪,於是才剛結束上一場會議,便在午後雷陣雨尚未來臨前匆忙抵達研究室。本次採訪還未開始,就能深深感受到老師無話不談的親切,以及朝氣滿滿的活力,像午後溫煦的陽光般,為這棟社工系館添增不少風采。
趙曉芳老師長期關注老人福利議題,由於莫拉克風災後遷居永久屋的多為村落的老年人口,是引發趙老師探討議題的主因。「老年人口由於對於土地的依附更強烈甚於年輕人,也因此失去調解生活以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她強調,為了即時的回應這個社會立即的危機,趙老師並沒有申請任何科技部計畫,而是不畏遠途,親自帶著學生南下屏東,挨家挨戶進行訪談,藉此了解部落的居民在災後如何重新找回「心」的力量。
2009年,莫拉克風災帶來強大雨量、重創台灣南部,並造成巨大損失,即便歷經漫長的十年光陰,許多受災部落仍在傷痛中尋求生命的出口。當時政府為安置災民遷移,以「官民合作」方式建設永久屋。永久屋的屋子結構與過去原鄉生活大相逕庭,遷居永久屋的部落村民被迫與不同族群共居一地,且失去原本適宜耕作使用之農地,也代表著失去賴以維生的生存模式,他們下山後首要面對的就是非常現實的「經濟難題」。再者,依戶籍人數所配給的永久屋,導致逢年過節回家鄉的孩子面臨睡在陽台的風險。這項政策曝露了政府對於原住民傳統文化與習慣的不理解,且只配有屋子使用權卻沒有土地所有權的居民,持續活在不安定生活的恐懼中,引發外界爭議。
「天災人禍難以避免,若不是危及生命,誰願意出走家鄉。既然這已經是不可避免的狀況,我想知道的是,政策該怎麼做才能讓這些異鄉的老年人適應得更好?」趙老師語帶溫柔,但眼神堅定道。
歷經一年的研究後,趙老師得到了兩個研究發現:其一,多從事戶外活動不僅帶來愉悅心情,且有助於融入新社區。而戶外活動的範疇其實很小,即便只是坐在家外的走廊,只要有機會與左右鄰居聊聊天,都對於融入新社區有所幫助。其次,政府所提供的社會支持,包含社工團體舉辦的團體活動、專業社工師的諮商等,皆有助受災戶將支持轉化為內在力量、積極面對問題,以更容易適應新環境。
研究雖然已經結束了,但蒐集資料的過程中卻讓趙老師留下深刻的記憶,談起那段時光,趙老師認為那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採訪經驗,尤其熱情且和善的住戶面對趙老師們的到訪十分歡迎,不僅樂於進行訪談,甚至熱情地分享原住民特有美食。然而,與其同時,趙老師也發現這些住民罹患了嚴重的創傷症候群,那段失去家園,失去摯愛親人血淋淋的痛從未在他們心中消失,在事隔多年後,他們仍承受著難以忘卻的傷痛。這是趙老師在訪談過程中,最讓她感到心疼的地方。
「但同時,我也看見臺灣人的韌性。」趙老師話鋒一轉,她在研究過程中感受到她們在失去一切後,仍踏實地過日子、慢慢找出新的生活節奏,並展現重生的力量。趙老師最後也指出,即便如此也不能掩蓋政府災變政策的粗糙跟缺乏文化的能力,我們必須嚴肅去看待過去處理莫拉克風災過程的爭議。因為災變只會越來越多,災變政策需要大家去理解每個文化的需求,並且更細緻地思考很多細節。
趙曉芳老師提供一個新的切入視角,透過田野調查與訪談,使社會更加深入理解莫拉克風災災後重建與災變政策的重要性。結束訪談後,趙曉芳老師的句句言語,彷彿猶言在耳並貫穿社工系館的廊道,與午後的陽光相輝映,相信能呼應更多社會大眾對於這個議題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