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活動資訊

【活動報導】褐色經濟下的風險治理專題演講

文 / 胡祐瑄 中心助理研究員、鄞義林 中心助理研究員

  2019 年世界地球日,國立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臺大風險中心) 與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Taiwan Science, Technology & Society Association;以下簡稱臺灣STS學會)聯合舉辦《褐色經濟下的風險治理》專題演講。專題演講邀請國際科技與社會學會(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4S)理事長、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人類學系教授兼主任Kim Fortun 教授主講,由臺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教授、臺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教授共同主持,並邀請臺大人類學系呂欣怡副教授與談,以臺灣的風險治理為主軸,形成相當精彩的對話。

  Fortun 教授專攻災害與環境風險,檢視在不同的地理與組織背景中人們如何解讀與感知環境問題、環境健康風險的不均分配、環境健康科學以及災害脆弱性要素等;她的研究興趣,主要為工業化的影響,並強調利益相關者的作為與將其納入探討的重要性。Fortun 教授曾以“Advocacy After Bhopal: Environmentalism, Disaster, New World Orders”一書獲得 2003 年度的Sharon Stephens Prize,近期則專注新書“Late Industrialism: Making Environmental Sense ”的寫作。

  Fortun 教授以「面臨風險的世界:褐色經濟下的風險治理(Worlds at Risk: Risk Governance in Brown Economies)」 作為演講主題。工業發展帶來的生態影響與傳統觀念的衝突,是Fortun 教授談論的要點。Fortun 教授表示,自己正著手相關STS研究,STS 所關注的是科學和科技共同塑造社會與生活品質的國際學科,而目前國際系統正被重度依賴化石燃料的褐色經濟束縛。因此,她呼籲學術界與執政者朝向綠色經濟以及更乾淨的能源轉型努力。Fortun教授首先以印度、日本和美國的案例出發,說明關鍵基礎建設的管理不善對當地居民帶來的嚴重傷害,並提示二個要點:第一,是如何處理這些因基礎建設管理不善對當地造成的不良後果;第二,是如何確保相關行為人對這些後果負責。

  Fortun教授接續引介「環境風險」概念,指出環境風險的四個特質。第一,環境風險由不同系統(例如:科技、經濟、文化等)互動構成;這些系統多變的互動使得風險源源不絕產生。第二,是相關系統存在不正義問題。Fortun教授認為,種種系統問題帶來的災害與脆弱性的分配是不均的。第三,是接續前一點,因為這些不正義造成的剝奪感與不滿感。最後,Fortun教授呼籲我們面對環境的系統風險時,應重視創新與科技知識產出的共享。

  由於前述特質,Fortun 教授提出一個分析同一事件中,不同層次影響所造成的系統風險之分析框架。這些層次包含:地理性(geo)、生物性(bio)、技術性(techno)、微觀(micro)、宏觀(macro)、次級的(deutero)、數據(data)等。透過此一框架,我們可以知道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哪些因素使轉型可能,而哪些因素又對轉型造成挑戰。Fortun教授進而舉美國加州 data capacity 及其線上互動地圖為例,展示貧窮、種族歧視與污染在美國各地分佈的型態。在此,她特別強調教育的重要性補充表示曾到小學宣導永續及氣候變遷的相關知識。於美國德州休士頓一例中,Fortun教授再次運用這個分析框架。

  針對臺灣的環境風險,Fortun 教授首先探討高雄污染治理問題,並以前述分析框架探究。在科技層面,Fortun教授指出我們要關注哪些基礎建設創造了環境風險,而哪些又減少環境風險;在地理層面,則要關注當地及域外密集人類活動對於各地的景觀及生態造成的影響;在生物層面,則是必須知道生態壓力對哪些族群產生何種負擔或傷害,而這些傷害或負擔又如何分布在各個社會群體之中。在次級層次,進一步反思並檢視我們是否有充分的社會風險學習能力。最後,Fortun教授提出應如何透過這些數據凸顯高雄生態風險的危機,並使政府將相關法規的修訂視為首先要務。

  總體而言,Fortun 教授演說包含二個主軸。第一,是環境風險中包含不同系統互動的複雜性,並以全球及高雄為例,透過前述框架分析;第二,是Fortun教授對教育的重視。她認為讓民眾及學子了解在氣候變遷與環境問題的重要性與嚴重性,是治理之下不可忽視的一環。

  與談人呂欣怡副教授以高雄後勁社區的案例,回應Fortun教授的演講。呂副教授指出,自20世紀80年代臺灣戒嚴後,後勁的居民一直在抗議高雄煉油廠,高雄煉油廠的地理位置造成其所產生之空氣污染吹向後勁。雖然抗議運動一開始沒有成功,但政府最終承諾在2015年關閉煉油廠。

  呂副教授進一步解釋,當時的領導者已經開發了自主土壤監測技術,但為了使這些蒐集到的數據發揮實效,領導者必須將數據轉換成當地人能夠理解的概念。這個過程中,強烈仰賴社區居民之間的社會信任基礎。呂副教授認為,這反映了萬花筒式的思考,這個將災害資訊轉換成當地居民可以理解的概念的方式,有助於緩解風險的策略。最後,呂副教授點出人們因傳統思維侷限而面臨的障礙。這些舊思維使人們僅將關閉煉油廠關閉作為最終目標,反而並不那麼關注煉油廠對土地帶來的影響。即使人們有創新的想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仍會受到當地既有基礎建設的限制。

  接續呂欣怡副教授的發言,臺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教授也分享了他與當地社區合作的經驗。詹教授表示儘管使用數據讓人們了解污染是很重要的,也會因為這些社區居民無法理解數所代表的意涵而使風險治理過程面臨各種阻力。詹教授解釋說,在傳統思維根深柢固的情況下,要讓當地居改變心態是需要時間的。詹教授認為,社會與這些社區的關係非常重要,信任關係決定了數據在這些居民之間是否能產生意義,也再次呼應呂副教授提到的社會信任的重要性。

  專題演講後,由主持人周桂田教授與詹長權教授帶出綜合討論。聽眾對Fortun教授之演講提出許多有趣的問題-例如環境危害的因果(causation)認定、管制科學(regulatory science),以及刑罰刑度是否過輕等,Fortun教授亦逐一回應,演講互動良好。演講最後,主持人周桂田教授除再次表達感謝之意,也期待臺大風險中心、臺灣STS學會都能與Fortun教授及國際科技與社會學會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活動回顧網址:http://rsprc.ntu.edu.tw/m06-3/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