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活動資訊

【活動報導】提燈照前路 《報導者》開創非營利媒體經驗

 記者/黃硯琳

何榮幸笑說,《報導者》可說是臺大新聞所大本營。他認為這和臺大新聞所畢業學生,對媒體現狀不滿,而且希望投身改變的特質有關。(攝影/杜兆倫)

2015年9月1日記者節,《報導者》宣布成立,台灣第一家非營利新聞媒體誕生。資深記者何榮幸,毅然辭去天下雜誌總主筆的位置,試圖在台灣掀起一波新聞革命。
他登高一呼,與前香港《號外》雜誌主編張鐵志一起,聚集不同世代的優秀記者,嘗試走一條不一樣的路。堅持手作優質新聞、成立公益基金會,《報導者》率先採用許多新制度,期待能改變現今的媒體問題。
2013年10月7日臺大新聞所傳播理論課程,邀請何榮幸分享,如何在台灣走一條不一樣的路。

解決即時新聞帶來的媒體亂象

「《報導者》為什麼誕生,其實是一場中年大叔的逆襲。」《報導者》執行長何榮幸笑著說,眼神中燃燒著對新聞的理想與熱情。何榮幸解釋《報導者》創立的背景,他認為並不複雜。「即時新聞當道,讓所有的新聞工作者,不分世代,都被這股洪流吞噬。」他說,現今的媒體產業,被即時新聞無孔不入的侵蝕,導致新聞專業下降、新聞工作者的勞動條件低劣;幾乎每一個面相,都是負面的影響。在這樣的環境下,年輕的新聞工作者看不到未來,資深的新聞工作者則不知為何而戰。

而《報導者》的創立,就是嘗試要解決現今新聞媒體的困境。何榮幸說,回歸新聞的初衷,他認為新聞應該是原生的、負責任的,必須有足夠時間製作,而且必須經過查證。因此,深度報導、調查報導將會是《報導者》最主要產出的新聞類型。另外,內容方面也會多著墨在國際中港事務及文化觀察。

打破傳統新聞產製模式

「你可以把《報導者》想像成是網路上的公共電視。」何榮幸解釋,為因應網路時代,《報導者》選擇作為一個網路原生媒體,他們試圖加入許多新的編製模式與制度。而這些制度的嘗試,就是為了彌補現有新聞媒體的不足。

打破文字掛帥的編制模式,是《報導者》與其他媒體不一樣的地方。何榮幸說,未來每個報導從開始到結束,都將由文字記者、影像記者、工程師及其他工作人員,並肩完成。而不是傳統以文字記者為主,其他一律為輔的工作模式。

另外,開放原始碼、實施攝影共有版權及開放編輯室,也都是未來《報導者》將推行的方向。除了作為一個公共媒體,《報導者》也致力成為網路平台。何榮幸說,他們將努力串聯新世代、新創產業及在地特約記者;讓網站不只是新聞媒體。另外,也確定會推出攝影子頻道「18度灰」,讓攝影不再只是新聞的配角。

《報導者》創辦人之一何榮幸,試圖透過新的制度與非營利基金會的模式,做出具有公共價值的新聞。(攝影/杜兆倫)

成立公益基金會 編輯室只向基金會負責

對於臺大新聞所的師生來說,更關心的是《報導者》背後的資金運作模式。許多同學在演講開始前,就先問了不少關於組織運作的問題。《報導者》既然期許成為網路的公共媒體,要用甚麼方法排除商業對新聞的干預,建立自己的獲利模式?

何榮幸回答,《報導者》目前已成立「財團法人報導者文化基金會」,總編輯只向基金會負責,有別於一般營利媒體的股東制。在9月1日宣布成立《報導者》的同時,也一併公布了董監事名單,基金會董事長由翁秀琪擔任。

企業捐款為主 同時推行付費會員制

何榮幸說,目前粗估第一年創業需4000萬,未來預期是每年成本3000萬。創業前三年將以企業募款為主,但他再三強調,企業主捐錢之後,錢就進到基金會,企業不得對媒體的運作及內容進行任何干涉。創業前期,也不考慮刊登任何商業廣告。

但他也補充,在年底網站上線的同時,也會一併推行網站會員制。與新頭殼的友好會員制概念相近,《報導者》希望能夠募集15000人,每人年費預設1000元。如此一來,每年至少能有1500萬的資金供組織使用。網站所有新聞內容都將免費,但成為會員,就能夠參與《報導者》的開放編輯室。何榮幸說,目前也考慮與主流媒體合作分攤調查報導的經費。但所有實行細節,都還在討論。

針對基金會運作,新聞所教師洪貞玲提出是否將使用孳息運作的疑問,主要靠企業捐款的《報導者》,等於每年都得面對捐款是否到位的壓力。何榮幸回答,礙於台灣法令限制公益基金會母金不得做再投資利用,因此《報導者》若採用孳息運作的模式將無法支撐報導開銷;所以才採用捐款的方式,捐款所獲可以全數利用。但也承認,的確是存在捐款金額的壓力。

成功不重要 而是開始改變

針對何榮幸的分享,會後也有許多老師、同學提出問題。新聞所碩二學生邱圓庭問到:「身為一個未來的記者,是否應該具備寫程式的能力?」何榮幸認為,分工沒有不好。在《報導者》現有的編制內,記者與程式人員仍然是各司其職。但他也知道許多年輕記者,除了報導能力外,也有基礎程式語言及美術設計能力;他認為具備越多能力,是好事。

「成不成功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應該要有人開始走這條路。」何榮幸說,他希望《報導者》不僅是個新媒體,也能鼓勵其他人開始改變媒體現狀。《報導者》網站預計在12月上旬,正式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