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31
【風險中心】從心理、社會、醫療層面看社會安全網之建構
針對近期一連串的社會安全事件,媒體與社會大眾的討論多集中在個人情緒抒發與意見表述上,缺乏系統性、全面且持續性的深入議題探討,社會各界需要透過跨領域之風險溝通來重拾信任,爰於2016年7月31(日)由臺灣大學、臺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共同舉辦、臺北市政府協辦之「從心理、社會、醫療層面看社會安全網之建構」論壇。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期許能從學界出發,藉由此次論壇邀請跨領域學者與社會各界針對「心理與醫療層面」、「社會安全網層面」進行共同討論,讓本校與臺北市政府共同合作,推動市民對社會安全網持續關注,促進社會安全網之健全與深化。
臺北市市長柯文哲於開場致詞時表示,因應M型社會的形成,社區營造應注重「關懷弱勢」,目的應是在保護自己,而不應僅是仁慈表現。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較能避免刺激「精神病患者」傷害別人。臺北市政府目前已有7項安全網,包括:教育局、社會局、勞動局、民政局、消防局、警察局、衛生局,未來的工作將會更加注重在「橫向」溝通,即區級、府級的社會安全網聯繫會議,強化現有聯繫,而不打算成立新的單位。
本論壇第一場圓桌會議針對「心理與醫療層面」,由臺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陳為堅主持,提及臺灣精神醫療網之建置在世界上已是數一數二的,健保給付也幾乎達百分之百,因此會議主題放在如何提高民眾的就醫意願上。與談人臺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高淑芬表示,無差別事件與精神病並無直接關係,而是生物基因上的特質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例如家庭經濟、家人狀況、親職技巧、學校經驗等,不應以死刑存廢來模糊焦點。高淑芬亦鼓勵父母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關注課業外的表現;若小孩子內心有異常想法也可能只是一種多樣性的展現,不用急著「貼標籤」。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吳建昌從法律角度切入,說明許多不嚴重的人格偏差仍無法以強制住院、強制治療加以處理,「主動式社區治療」即顯得重要。臺大心理系助理教授趙儀珊則認為,日本媒體對無差別事件的報導較冷靜、中立,且都是警察調查確定的內容,如此可避免加深社會大眾的恐懼。介入的目的是要打破「暴力的循環」,但臺灣目前仍缺乏風險因子與社會充權(empowerment)的相關研究。
臺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會中提及,如何補強各層級政府所提出的社會安全網之涵蓋範疇;吳建昌回應建議,在形成政策時應由他國經驗去推估利害關係人的心理衝擊程度,並以實證基礎的方式介入,避免專家效度。政府實際上應該是一個匯聚政策工具與行動者的角色。現場另有公眾提問如何整合精神科醫療團隊,讓精神醫療不再幽深?對此,高淑芬認為「人力」問題若能解決,此問題應能迎刃而解。
第二場圓桌會議針對「社會安全網層面」將重點聚焦在安全網的社會層面,由臺大經濟學系教授林惠玲主持。臺大生醫倫理中心主任蔡甫昌以英國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re, SMC)為例,建議建立新聞專業倫理機制、搭建專業與正派的科學媒體網絡,提供以事實為基礎、具權威性的資訊,使科學與媒體能相得益彰。臺大社工系教授吳慧菁則藉由實務經驗的分享,指出現行安全網各系統除須橫向聯繫外,皆面臨了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亟待解決。臺大心理系教授陳淑惠認為,現代社會形構出人們走向脫離社會的自由以及強調邊緣歸屬感的自由,易產生「沉溺」與「扭曲」的受害者,其成年後即可能加害於他人,「事主波及無辜」。心理的韌性(resilience)則取決於基本需求受傷害後的重塑;而社會韌性的真諦不在於完美的烏托邦社會,而是使傷害事件不易發生,且若發生後亦能快速復原。
公眾提問,若要達到SMC的效果,政府應做何準備或有何具體作為?蔡甫昌建議,科學領域有其知識門檻,每個政府機關的公關部門都可以發揮類似的精神,再加上媒體自律、減少色羶腥,相信良幣驅逐劣幣是可以預期的。
綜合上述,社會安全網絡之建構,並非完全是政府的職責,既曰「網絡」,就必須含納社區、校園層級的行動者共同參與,以彌補社政人力的不足,並積極關懷危機少年與危機成年,轉介精神病患者,防患於未然。對於偏差行為者的關懷,或至少不抱持偏見、歧視的「去標籤化」,我們也不妨從自己做起。(詳細報導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