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婉諭26日至新聞所演講,並許下「希望台灣社會能聽見更多元聲音、更理性討論」的生日願望。(攝影/黃浩珉)
|
2016年,一起發生在內湖的隨機殺人事件引起媒體與社會的高度關注和恐慌,一夕之間「小燈泡」的故事傳遍全國,也讓小燈泡的媽媽王婉諭在承受喪女之痛的同時,成為新聞報導中大眾熟悉的面孔。
兩年過去了,4月26日,王婉諭來到台大新聞所,以「我所看見與期待的媒體」為題分享自己與媒體互動的經驗、觀察,以及對媒體的期望。這場演講也邀請到台大法律系教授張文貞、台大新聞所所長林照真,從法律和新聞記者的角度進行與談。
王婉諭從新聞的「真實性、公平性、客觀性、純潔性」四個準則為出發點,娓娓道出自己因為媒體而帶來的悲痛。例如案發初期出現大量未適當處理的現場照片、鉅細靡遺的犯罪過程描述等,對家屬來說都是影響很大的二次傷害。雖然媒體的作用之一是維護閱聽者知的權利,但她很懷疑,大眾真的有需要知道這麼多的細節嗎?報導者是否沒有考慮到閱聽人與當事人的心情?
另外,當鋪天蓋地的報導重心從事件延燒到受害者家屬的各種細節,各家媒體不但妄加揣測、加油添醋的散佈非經查證的錯誤消息,更嚴重侵犯了隱私權。王婉諭坦承,當媒體刊出自己與女兒在家門口的影像後,家人十分恐慌,甚至好幾個月都不太敢踏出家門。「後來我們慢慢覺得好像不太對,我們到底做了什麼?為什麼要這樣躲躲藏藏過生活?」
對王婉諭來說,她最希望的仍是新聞可以回到報導本質,忠實呈現資訊。當初她便是基於這樣的立場,才會在案發當天流言滿天飛時,站出來向媒體說明情況。但她也指出,面對各種錯誤報導,即使目前有法規保障被報導者可以要求媒體撤回或更正,但一般人實際面臨時大多只想逃開媒體。承受如此巨大的傷痛,媒體的大幅報導可能已經構成二次傷害,為了修正而再次被報導,甚至可能是第三次的傷害。
法律系教授張文貞則提到另一個層面的媒體觀察。她注意到台灣新聞媒體的特色常常是「只報導當下」,急於在事件發生時給出定論,強調受害者的可憐、加害者的可惡。這看似是警世、良善的動機,卻忘記了我們這個社會有另一個機制在處理真實和加害/受害的評斷與補償——也就是經過妥善程序設計的司法機制。這導致媒體往往只在案發時報導,進到司法程序後反而就不關心。她比較部分國外媒體的報導習慣,認為台灣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事實上,演講這一天正是王婉諭的生日,即使回溯心痛的回憶讓她一度情緒滿溢、哽咽難語,但她仍然盡力穩下心情,以理性堅定的口吻述說著這些經驗帶給他的反思。
「前面我有說過我很害怕媒體,但在這段時間跟媒體的接觸後,我覺得媒體其實也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可怕。」除了傷痛,王婉諭也分享自己因為明確公開訴求和記者達成相對良性的互動循環;而親友們協助投訴、糾正媒體的成果,讓她體認到只要積沙成塔,身為閱聽人的平民百姓是有力量改變的。
王婉諭表示,她相信很多的傷害並非來自惡意,而是不妥當的處置。因此她不斷呼籲新聞所的學生們必須意識到媒體重大的影響力與責任,以同理心換位思考,並謹記投身新聞工作的初衷,也希望自己的經驗分享能發揮影響,面對媒體除了無奈更能積極改變。
她以少年在海灘撿海星的故事自喻,「雖然翻轉不了全世界的海星,但翻轉了一隻海星,可能就改變了他的世界。」就算知道自己難以撼動結構,但只要自己持續分享,「或許大家會聽見不一樣的聲音,或許就會思考的更多,」就可能多一個人一起改變。
|
|
▲講座吸引了所上與校內各系所共近百名學生參加,演講廳座無虛席。(攝影/莊蕙慈)
|
▲法律系教授張文貞(中)與新聞所所長林照真(左)為與談人,分享法律與新聞記者不同角度的觀點。(攝影/黃浩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