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所有消息

【社科院書單專訪】廖小娟教授:沒有一個理論可以支持所有的事情

文/陳廷薇

       「沒有一個理論可以支持所有的事情,同一個流派的推崇者在觀點上一樣會不同。」這是在詢問如何把論述的視角強化時,廖小娟教授提出的觀點,並且推薦《大外交》此書,這本書是以季辛吉自己的闡述方式,綜觀外交歷史以及他曾協商過的國際領袖,揭露外交藝術之道,並告訴讀者「均勢」是如何造就我們的世界。季辛吉直言不諱,認定美國人由於國大勢強,國土獨霸一方,在理想主義和誤解世局的情況下,執行特異的外交政策。

 

從均勢關係看外交之父如何建立秩序觀

       小娟教授提及這是一本讓他走入研究國際關係理論的書,教授對於國家間權力的變動感到興趣,尤其是國家為何會選擇付出成本高但結果卻不定的戰爭作為解決國家紛爭的手段,更傾向以現實主義解釋戰爭的發生,也因此了解自己對理論的興趣更大於實務,老師想向同學們推薦此書的原因是這本書對國際問題有著獨到的見解,也深刻分析了國際變局的來龍去脈、各國外交風格的差異,同時重點揭示了美國外交政策的思想淵源。

       「任何一國都不可能單槍匹馬地建立世界秩序。要建立真正的世界秩序,它的各個組成部分在保持自身價值的同時,還需要有一種全球性、結構性和法理性的文化,那也就是一種超越了任何一個地區或國家的視角和理想的秩序觀。」

       這是季辛吉在本書裡最具啟發性的話之一,也凸顯了美國根據全球性、結構性和法理性所造就出來的文化,一種超越了任何一個國家的視角和理想的秩序觀,同時讀者也以上帝視角,看見高峰層級的外交手腕,以及對祕密協商、重大事件和政治藝術的詳盡觀察。

 

獨立自主的學習相較於盲目追求理論更為重要

       不管是能不能獨立的閱讀史料,或者是強化自己的論述,都要以宏觀的視野去分析全盤的格局。教授提及當她在研究戰爭的起因時,史料夾雜著政治眼光或是歷史視角的分析,要找到單一的理論去支撐、並且解釋整個事件的起因是非常少見且有難度的,當史料前後不一致時,又或者是偏於一家之言,我們必須去閱讀忽略的史料,在閱讀時,也要試著去找尋不同的學者解讀得不一樣的地方,因為同一段的歷史有不一樣的解釋,當不同學派彼此論調相似時,有相同的看法是好事,等於說核心假設很強,對事件的闡述處理的力道也相同;但是當每個人對事件有不同的觀點時,甚至產生論述的衝突,我們可以試著去了解為何產生分岔歧異的想法,看能不能用共通的因素去解釋全盤大局,因為不同觀點是可以相輔相成的。

       對於想要繼續深造,往學術的殿堂邁進的同學,不管是研究所、或是博士班,教授都建議要好好加深自身英文的程度,不管是閱讀資料的能力,或是用英文進行學術寫作,要使用分享複雜觀點、想法或意見,學習透過將句子組合成段落、段落再形成一篇文章,去建構一個相對複雜的論述或解釋,這對莘莘學子來說無疑是一大考驗,用中文寫論文,如果想法不夠清楚、不夠站得住腳、或是缺乏結構性,那你就無法撰寫出好的文章,更別說使用英文溝通,當撰寫英文論文時,需要向讀者解釋從一個觀點帶到下一個觀點,並且了解兩者間的關聯性。這看似很理所當然,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下,其實鮮少人實際上有接受過這樣的訓練,對於想要繼續深造的同學,英文的技能這不只是一個學術性的技巧追求。學習學術英文寫作或是閱讀英文文章能夠讓思慮更敏銳,讓自己了解如何溝通,同時發展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培養一個擁有敏銳思維、邏輯性強的思想家,把這樣的軟實力帶出校園,將會受用於職場、生活等任何需要溝通的重要場合。

 

給學生的反饋

       教授在訪談最後時,給未來想要往政治方面深造的高中生、大學生建議:「政治學相較於自然科學,並沒有正確答案」不管是理論的衝突,或是意見不同,都是很難定義事情的是非對錯的,也很難分工給團體,只能獨自一人,更別說除了自我懷疑、辛苦、孤獨的疑慮,教授認為想要繼續深造的同學,不能對於國內或是國際關係有所排斥,政治系的出路非常廣,不管是成為政治家,或是進入官僚體制、分析員、顧問或是公關產業,都有相當傑出的表現,若是對於未來有所徬徨的同學,教授也建議多和不同背景的師長或朋友交流,對於有興趣的產業也多方去嘗試,找出真正適合自己的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