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所有消息

「頤賢講座」陳建仁副總統:從武漢肺炎談臺灣防疫體系-2020.04.09

陳建仁副總統, 以「從武漢肺炎談臺灣防疫體系」為主題, 談台灣是如何在 SARS 經驗之下處理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 從防疫、治療、病例監控、疫苗研發到經濟紓困機制。從原始時代直到二十世紀末, 瘟疫的流行影響了人類遷移、民族興衰、戰爭勝敗、社會榮枯、文化起落、政體變革、產業轉型、文明發達、與科技進展。在公共衛生的國際觀之下, 傳染病無國界, 傳染病對每個人都一視同仁。隔離檢疫、預防接種與傳染病診療, 可透過集團免疫力的提昇與傳染機率的降低, 來減少其他易感受宿主受到感染的危險。應用傳染病流行動力學, Reed-Frost 模式, 說明如何透過預防接種提昇集團免疫力,降低易感受 (無免疫力) 宿主人數, 透過感染者的抗病毒藥物 (克流感及樂瑞莎) 治療,降低有效傳染率, 以及透過密切接觸者的居家隔離 (325停課方案),降低有效傳染率。因全球化、人口爆炸、過度開墾、環境污染、病原演化、濫用藥物等等因素使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發生。SARS 後《傳染病防治法》重新修訂, 再造全國傳染病防治體系, 設立了傳染病醫療體系, 加強地方衛生局的防疫知識和才能, 訂定防護設備安全存量標準, 建立相關紓困機制, 解決經濟及產業困境以維持正常營運等等。從 SARS 得到的經驗, 這次 COVID-19 政府迅速提出「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整備應變計畫」和成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 並配合民間全面動員, 積極執行防疫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