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所有消息

【看見研究】非核家園不是烏托邦——趙家緯談臺灣的能源轉型

文/吳冠賢

       能源轉型是政府的核心政策之一,其中最重要的中程目標是在2025年讓臺灣核電歸零,燃煤發電逐步轉移為燃氣發電,並且將綠能提高至總能源消費的20%,我們有可能達到目標嗎?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稱「風險中心」)長期關注國內外能源議題,2017年開始統合政府公開的能源資料,並且回顧臺灣前一年度的能源使用情勢,至今已第三年。

       由這三年的能源情勢變化,風險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趙家緯總結道,目前能源轉型的進度上,「綠能的蓬勃發展,抵不過節能方面的落後。」

檢核標的

進度

評析

住商節能

進度一致

2018年總冷氣時較2017年低,有助抑制住商用電。然2018年啟動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行動,執行進度遲緩,不利住商電力消費零成長之轉型目標。

工業節能(含非能源消費)

進度落後

經濟部規畫,用於石化產品生產所需要的能源消費應不再增長,去年度卻大幅成長5%。針對耗能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能源效率管理均需強化。

智慧電表

進度一致

裝設量已達標,但目前選擇時間電價的低壓與表燈用戶數僅達智慧電表安裝量之65%,且尚未完成通訊布建,未能充分發揮效應。

太陽光電

尚須努力

依據台電(2018),審查完成未簽約案件已達3.6GW,加速行政流程,可確保2019年太陽光電裝置量達到4.5GW、發電量達到56億度。

風力(陸域+離岸)

尚須努力

除離岸風力發展,經濟部亦規劃陸域風力發展2025年時應增加,但去年度陸域風力裝置量並未持續增長。

燃煤

進度落後

燃煤發電削減幅度不如預期,大型燃煤電廠發電量較台電原定規畫高6.5%,需研擬相關規範。

電動機車

進度一致

進度符合規畫,但於所有機車中,電動車占比僅有1.4%。

電動汽車

(小客車)

進度落後

新售小客車中,汽柴油車輛占比為97.6%,純電動車為0.16%。仍需跨部會合作,建構電動車推動所需環境。

 

 

 

 

 

 

 

 

 

 

 

 

 

 

 

 

 

 

 

 

 

 

(能源轉型進度檢核簡表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整理)

       臺灣在綠能方面的成長確實可觀。太陽光電在2016至2018年三年間的成長幅度,就已經高於2009到2015的七年總成長;離岸風力的發展也出乎預期的好。相對的,臺灣整體的用電量成長在過去三年都大於1%,比原本預估的幅度來得高。依此趨勢,就算臺灣的再生能源超速成長,也無法有效降低燃煤發電,減少空氣汙染,或是有效讓核電歸零。

       主要研究氣候與能源政策效率的趙家緯分析,這可以分為兩個層次探討:政策力道差別以及產業輔導積極度。

       行政院針對再生能源,制定了太陽光電兩年計畫,推動離岸風機的建置等政策,並且在一年內開3到4次的行政院院會,積極追蹤再生能源發展。然而,在減少能源消費方面,政府則沒有對症下藥。

       儘管國民每賺一塊錢所需耗費的能量確實有減少,顯示能源效率年年進步,但是進步幅度卻逐漸趨緩,至2018年只降低了1%。這一年,光是石化產業的大規模生產,就足以抵銷住商以及運輸等部門能源消耗的減少,將臺灣整體的能源消費量帶到史上最高點。趙家緯認為,減少能源消費最重要的,就是產業轉型,才能兼顧產業經濟以及永續發展。

       這在我們迎接臺商回流之際就更顯重要了。根據官方統計,中心估算臺商回流後的用電,最高可能再增長1.8%左右,臺灣的環境負載能力是否足以因應?趙家緯認為,政府應該更加積極審查,輔導企業提升能源效率以及兌現綠能承諾。尤其臺灣許多大型企業都屬於耗能產業,政府更應積極引導鼓勵減碳。

       而政府目前雖然針對個別企業有節能輔導,並且以社會責任鼓勵企業自願性的綠能承諾,但是這個做法顯得被動,對於企業的節能誘因也不足。德國政府在企業提出節能目標後,會主動稽核其合理性,並且對於達成目標的企業給予減稅或是補貼,或許是臺灣政府可以參考的做法。

       整體而言,趙家緯還是對能源轉型相當有信心。英國與德國的經驗表明,短期間要提高綠能比例的可行性很高,中心期望此研究成果可以讓臺灣政府找出能源轉型進度的癥結點,並且戮力改善,以真正達成經濟和環境雙贏的目標。